2017-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(人教版)课件-14、白杨礼赞(订正版二)
- Mikko
-
0 次阅读
-
0 次下载
-
2020-04-13 20:15:03
VIP免费
微信
赏
支付宝
文档简介:
11.白杨礼赞.白杨礼赞1.走近作者茅盾(1896~1981),原名沈德鸿,字雁冰。浙江桐乡乌镇人。1928年发表第一部小说《蚀》。代表作有长篇小说《子夜》、短篇小说《林家铺子》、“农家三部曲”(《春蚕》《秋收》《残冬》)。2.结构图解白杨树不平凡景美:西北高原形美:力争上游神美:坚强不屈象征抗日民族精神3.主题解说本文用象征手法,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,借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形象,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,歌颂他们质朴、坚强、力求上进的精神。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之情。4.重点聚焦师:白杨树象征了什么?楠木象征了什么?作者写楠木的目的是什么?生甲: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,尤其象征了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少的质朴、坚强、力求上进的精神。生乙:楠木象征了贱视民众、顽固倒退的人,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、以人比人,达到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。5.写作借鉴(1)运用象征,托物抒情。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是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。本文通过象征,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,歌颂党和人民群众。(2)结构主线分明,散聚结合。文章以“礼赞”白杨树的“不平凡”为线索。全篇
评论
发表评论